Wednesday, July 30, 2014

夜讀

小島慢活至今,只看了半格書櫃的書,都是法國藍帶學校教科書,未來得及轉至文學陶瓷國畫的部分,於是決定把床移到書櫃旁,讓自己讀至自然睡着。床頭數米便是海岸,浪花輕輕刷岸聲整夜迴盪。然後醒來至深藍色的天空和內海,又再從老婆婆地攤買魚,今天嘗試買小鱭魚,又買了鮫魚做魚蛋,這次聰明了,先付錢才去跑步,回來時桌上魚兒已售罄,客人留下的分類在小筲箕中。不用工作的日子,只躺在海旁畫室看書午睡,跑步做飯,卻覺得時間比平日還少,完全沒有時間寫癦皮錄﹣是很罕有的; 沒有畫畫。每次午後外出散步都會有新發現,只是走在大街已經覺得新奇,立於道光年間但被民建聯辦公室雜物檔住的奉禁封船告示石碑,叫「麵包舖」的麵包店,招牌是「洗衣舖」但同時賣大魚和鮮菜的洗衣店,看來是建築店但賣茶粿的老店,各家雜貨店的木招牌古鐵閘、各大小的簡單冰室等﹣很多彷如直島的時刻。每次在坪洲散步都覺得這裹的女性神明特別多,讀讀廟外文字又學懂數個新民間神話。適逢島民正為中元建醮預備,中元建醮與盂蘭勝會時間和性質相近,歷時四天是島上最大的活動。為此四周放滿手寫告示,讓村民瞭解盆節因由和派米登記程序。從老伯伯地攤買來的紫蕃薯顏色質感真的很迷人,加上自製綠茶黑朱古力無糖餅乾,好像梵高外出寫生的顏料盒,想寫下來的菜譜太多,時間太少。
"Sometimes I long so much to do landscape, just as one would go for a long walk to refresh oneself, and in all of nature, in trees for instance, I see expression and a soul.”—Vincent van Gogh, The Hague, December 10, 1882, to Theo van Gogh
One can speak poetry just by arranging colors well, just as one can say comforting things in music.”—Vincent van Gogh, Arles, on or about November 12, 1888, to Willemien van Gogh

See related post: 
早市 Morning markets - http://www.maoshanc.com/2014/07/blog-post_29.html
Living here - http://www.maoshanc.com/2014/07/blog-post_28.html
About the island: http://www.maoshanc.com/2014/07/blog-post_20.html

Tuesday, July 29, 2014

早市

昨天從魚婆婆地攤買來小小鮫魚來自製「魚蛋」,聽說因為沒有用心打,所以不彈,但仍豐富好味。早上六時海旁已經熱鬧,有帶小狗跑步的外國人,也有三五成群散步騎單車的老人。街市尚未開門,但四周老伯伯老婆婆已攤開地氈擺賣剛釣回來的魚、剛成熟的瓜豆,以為可以跑完步回來才買,但不消半小時已經賣完,早晨市場讓路給從市區運來的菜肉。老伯伯的六時半菜檔則不是每天有「是前園收來的沙葛,青豆和紫蕃薯呀,收成賣完便沒有咯!」
早市過後沿海邊回家,一路都是長滿黃色、粉紅色、白色、紫色、淺青色的花樹,同一個香港竟然有一群人在過這樣子的生活、有一列樹全然盛放,絕對是一片淨土,只是淨土新來了兩個地盤,把樹群全砍清光,換成天藍色木板印着「給你建設更美好的香港」的字句,九時後便會開工,建設幢幢海前大宅...
回來小島畫室,給瓜菜澆水,跟貓兒說話,然後洗菜看書,窗外那鮮橙色的小船兩年來一直在此,是給我的嗎?
See related post: Living here - http://www.maoshanc.com/2014/07/blog-post_28.html
About the island: http://www.maoshanc.com/2014/07/blog-post_20.html

Monday, July 28, 2014

島活

小假期的序幕乃是早晨八時半的工作會議,雖然大家稱呼她作Ms. Wu,但這位小姐可是白髮花花的婆婆啊。當然沒有人會稱呼穿螢光綠紗衣不喝水只喝酒一天到晚買新書的她作婆婆。合作項目由半年後到兩年後的都有,沒見數個月,見慣大場面的她竟說為了今早緊張了好一陣子。談完正經事後,見她身後載滿食物的野餐籐籃,有日式紅米飯團,載滿自製芝麻花生醬的青瓷白瓶,清酒雞肉,柚子汁等,事實上我當時太興奮了,未有專心聽那瓶是經過櫻花汁按摩的雞,那碗是用菜做的麵,很難相信身邊竟有人過跟我類似的生活,每天專心自備午餐晚餐(她有多個工人,卻愛自己下廚),五時起床。起初她不願意談如何不再能吃奶類製品,意粉,撻,蛋糕,牛肉和所有豆類製品等 ﹣「連朱古力都不能啊!」(留意她是不喜歡吃中餐的,所以不為不能吃米粉等而困窘)。她可是香港隱世大廚,短短一頓會議總有數個長途電話問她冬蟲草浸後該如何啊?或無花果碎到那一步才加進檸檬粉團?新生活肯定不容易。不過見她如常喝冰酒抽煙,覺得情況還不算太差吧,貓小姐說「至少我們都能吃魚生!」是日早上,日本森美術館從東京送來精緻二十四片分類不同味道的兩毫米巧古力,客人又拿來新鮮斑蘭蛋糕,我們只能聞聞看,今天可是農曆七月初一啊,不是很應景麼?笑。
她知道我喜歡刺猬,說把鑽石刺猬戒指留待將來給我作結婚禮物﹣有些話聽聽已開心,倒不希望真正收到。本來十一時便完工,最後卻把兩個會議一個拍攝工作都改至今天﹣一氣呵成,遇上好天氣,好攝記,好記者,溫柔的街坊,身體亦很合作,還買了一條半價的裙。因訪問而從訪秘密天台,坐在頂樓天線下綠樹旁很愉快也有無奈﹣愉快的是看見百多年老的青綠草木仍每天成長,傷心的是一年前還健在那小唐樓們已被移為平地﹣剩下一個石屎孔﹣慘不忍睹而令人無力﹣想起伍小姐早上說很喜歡我的作品,她每次都提及要是我想的話能給我地方做畫室等,但不想我於這刻離開偵探保育工作﹣「你想做的事都有意義而且你有足夠能力做到,但要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標才作決定。」自少從來沒有人想我做什麼的,由選衣服到選中學大學都自己決定,有人主動給意見竟然是頗感動的。 工作完成後獨自坐船往小島去,窗外維港水光閃閃,狹窄海港使船搖曳,感覺很完美。小島四周內海特別平靜,樹下泊滿單車,岸邊停下許多小船,空氣中一片平靜。在海邊跑步遇上魔幻日落,小貓都把頭伸來看好吃的自製無糖餅乾。很長的一天,很多完美的事不能抵消不完美的時刻,但若不夠好,明天又可以再努力一遍。九時獨處溫暖黃燈書架旁,今天要做的事還未完成,貓兒不停在說話,原來是想喝水喉水,又突然沒有電了,但貓兒卻不斷叫要人摸她,要留點力練功,期待明早的魚市場和海邊畫室的晨光。

Sunday, July 27, 2014

晚上

周日晚上八時,像亮了紅燈的電話,準備好去睡覺了。蔡東豪說早睡早起,目的在把晚飯後咪咪魔魔一事無成的三小時,換來早晨寧靜頭腦清醒運筆如飛的三小時。我的早上沒有如飛的筆,但絕對是寧靜清醒和充實愉快的,早上的貓小姐和晚上的貓小姐彷彿是兩個完全不同或互不相識的人﹣周末完結前想把每個神奇的早上紀錄在此,卻其實只想睡覺去。
周五夜睡得很好,多得香滑西方北海道牛奶,早上起來彷如小精靈般覺得自己能使魔法。親手做戴太陽蛋帽穿椰菜裙的全麥薄餅,跟波女游早泳。往久別卻仍可愛的小山丘、碰上岱靈同學和大小孖,談得興起時窗外突然刮起暴風雨,雨下小黃燈泡更顯溫暖。半窗綠蔭染滿雨點,使小訪問更愉快。水墨香後在小車卡上看你吃菠蘿包公仔面喝奶茶、每周一次的不,但想起仍然是最快樂的。又來一浪白色恐怖。周日早晨,海畔小農場的無花果又紫了一點、天空泛起玫瑰香繽般粉紅、七月早上微風中散步、邊雨邊晴的小村裏看師傳在高樓底廚房做黑色麵包,陣陣滂沱大雨彷彿要把已消失的河流帶回來。雨後坐在街邊小檔吃菜飯盒,她們則吃餐蛋公仔麵喝凍奶茶... 還未準備明天早餐、未收拾之後兩天的行裝、未練功,未寫完... 想的事很多,該先到床上看書然後準備睡覺,否則睏得練功時不能集中。

Sunday, July 20, 2014

坪靜

這裹彷彿沒有碼頭,抵岸便達榕樹大廳,坐椅散落蒼老古槐樹下,大自然便是電影螢幕。彎腰老婆婆拿着滿手鮮菜走過,四周黃椅、摺櫈、木椅、沙化每張不同,坐滿了天天相逢話舊,但仍不發悶的村民。空氣中有一種無所事事的慵懶。這時剛打回來的一盒魚被打翻了,鮮魚滿地,街坊們邊爭着取笑打漁婆婆,邊幫忙收捨,十數人團團圍着手推車,花貓卻安然站在人群間湊熱鬧。一列榕樹末端天后廟戴着博古點點帽,看守廟內一條比我們高的鯨魚骨,沒想過當年大鯨魚曾游經這裹吧。 大街內差不多每家店都仍驕傲地展示百年老傳統木店招牌,地上舖着小花䃈磚,天花上乾貨已令人眼花瞭亂,桌頭卻仍分心賣鮮茶裸蔬菜。豬肉桌前臨時攤檔展示了過百塊大小翠玉,就像孩子隨意把家中東西拿出來擺賣般,兩位老闆坐在地上悠然談天,這是一片沒有美心沒有屈臣氏沒有小販管理的靜土。老婆婆都坐在地上賣東西、又或在三輪車的後部售自製糯米滋food truck 正於全球盛行,香港卻仍對街道和食物管理如此潔癖,唯有在這小島僻鄉,才容得下老婆婆暗暗帶領潮流。沒有裝橫的秘店,連舊式鐵閘都懶得開盡,客人卻依然坐滿室內室外,但擋不住載着點心油香的蒸籠煙霧隨風四溢。
更難想像這個閒散的小廳廣場,曾經有多達三十種工業,十一間灰窰廠、還有火柴廠。玩具屋般的粉彩色小廟宇仍凌散地點綴今天小島﹣有金花廟、龍母廟等各種本土民間神明,還有大型的可愛祭慶。坪洲沒有太多渡假設施,假日不像別的海島熱鬧,沒有任何私人汽車,居民只以單車代步。舊式圍村屋散落山上、小小灰窰廠長滿綠樹,不造作又充滿生機。姨姨的海邊農場在小島末端,無論外面世界如何喧鬧,這裹都仍平靜,房外種滿翠綠蔬果,房內擱滿陶藝國畫文學料理觀鳥書籍,內海讓人安然醉心半窗綠蔭、紙上風月。三十一度夏天,屋外太陽刺熱,剛泡好的咖啡香和自製鬆餅芬芳卻彷彿把記憶穿梭到她們昔日於巴黎木樓梯頂的家。窗外就是內海,適合坐着沉淪七月天悄悄在海面跳躍的小銀魚在海面劃出的道道銀光。帶了很多本土種植有機菜和姨姨十分一的宣紙回家。星期一,我不想你來啊。

Friday, July 18, 2014

貓泳

Dawn is the time when nothing breathes, the hour of silence. Everything is transfixed, only the light moves.” ― Leonora Carrington
剛畫好的新故事 : )
1 白爪魚和貓小姐每次撐船,白爪魚都會掉進水裏,後來她發現白爪魚並不是失足掉船,而是故意跳進水裹捉魚作小吃的!「跳進水裏就能捉到魚吃嗎?」「對啊,張開口就有了
於是,他們每次撐船貓小姐都會寫一張咭給白爪魚,請他帶海膽、油甘魚、三文魚、池魚、吞拿魚... 回來在船上吃。
2 然而白爪魚可能嫌海膽太刺手;又或者覺得貓小姐想要太多魚了;或者他名氣越來越高,現在他好像不再去撐船和捉魚了﹣每天都忙着在辦公室開簽名會﹣雖然能八隻手一齊簽,但都敵不過每天增長的粉絲數量!
3 貓小姐卻依然很想吃魚,她見過白爪魚游水,又想起以前在書中讀過octopuss泳式,打算鼓氣勇氣跳進水裏看看。為此,選了一件貓界有名,能嚇走惡魚的魚型泳衣出發到水邊去。可能因為魚衣太大,走了很久仍未到水旁,快將天黑了,可能真的迷路!幸好這時碰到剛完簽名會的白爪魚(那必定已經接近夜深),白爪魚看見她的怪衣聽過故事後大笑起來說:(他平日不笑的)「吃魚不一定要到水裏呀。
4 於是他們那天晚上去到小巷末端的空中餐廳,貓兒很少去人類地方進膳,覺得對桌喝啤酒吃枝豆大笑的日本人、桌上小小碗前菜和窗外漆黑中閃亮的霓紅燈都很美。自此他們每想吃魚時都會到這裏去,每次去到都能立刻快樂起來。「我們要小心不要讓人發現你是魚呀,這可是吃魚的專門店啊!」「我們來這裏也吃牛舌啊,說不定他們也吃貓舌?!
[click here to see them lit: 0535 // 0531 // 1940]

Wednesday, July 16, 2014

每天

書看到一半,已經想再多讀一遍。很少讀如此厚而非關於歷史的non-fiction, 但醫生作者Brendan Reilly懂得講故事,文筆亦好,回憶錄寫的都是真人真事,不過精彩得教人以為在讀小說。書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寫他於紐約教學醫院中周旋於病人、急症室、家屬及醫院同事間的每分每秒,醫院個案中充滿窩心、沮喪或絕望小故事。他又擅於引用大量數字,講述醫療制度的進步及不足和其他如討論自己臨終安排的重要性等問題。
第二部份回憶他於Dartmouth小鎮擔任家庭醫生的日子,是一九八五年的雪夜,一件讓他至今難忘的醫學懸案 - 事件發生於他的工程師病人及好友Fred 身上,Fred 專門研究航空導航設備,也是美國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Amelia Earhart的技術人員之一(Amelia Earhart 最後一次飛行時正是把Fred 的導航設備拿掉而意外失蹤身亡)。Fred臨終前經常暈倒,但進行過很多測試仍找不出原因,病人是一個聰明的科學家,喜歡拿作者寫的教科書把自己身體當機器研究。然而感覺對身體慢慢失去控制時,選擇了用二戰完結後一直保留着的手槍吞槍自殺,開槍位置十分精準,牆上只留下穿過前腦的一點血。這本書叫One Doctor, 意思不只是一個醫生的回憶錄,還包括作者的信念 - 每個人都該有一個清楚你作為一個人的家庭醫生,而不單靠醫院裏不認識你的醫生向你解釋病況及作重要決定。作者作為Fred 的家庭醫生,卻未有在他「看見天使」後找到病因,成為心中一個遺憾。解剖報告揭開未有預料過的迷底,亦展示醫療科技雖然先進卻依然充滿盲點,診症最終仍依頼細心的醫生。最後一章仍未讀,寫不出書有多好,所以請你們自己找來讀。
家中無花果樹上果子變紫了,可用作天然丹藥。令1100 (0900/2100)事故好過一點。已經周五第七天,以為不會再有任何新挑戰,結果還充滿意外驚喜的。事故發生於身體上,但每次處理過後,總覺得emotionally drained. 以為不會再發生,卻好像越發頻密,動軏用上一兩小時,頻繁得讓人失去力氣埋怨。幸好我只會在事故過程中捱苦,起初在危急顫抖中仍忙着自責一番「已經盡力做得很完美了,為什麼仍會發生這種事情」等,又很想有人及時給我最適當的處理方法... 肥魚和肥脷兩位煩忙的銀行家總會細心聆聽。
事故以外,靜修第五周仍充滿漂亮時刻,每天在晨光前跟月亮共進早餐後在草地跑步和看狗兒。每天碰上同樣的人,同樣的狗兒。在一個大時間框架裏慢慢生活,反而能靜心看見很多小事,清晨的星光、雨前草地上的大磨菇、清早鳥兒聲、每天長高的苦瓜藤(兩周已比我高)、波女送穿着仿如校服衣裙的我去坐車上班、旺角的黃欣、狗狗擁抱等, a deep sense of clarity in mind. 周一落村後跟白爪魚去どらや,小巷末空中肥魚店,每次到達後心情都能立刻好起來,雖然「又」沒有我想吃的黑海膽和他想吃的三文魚腩,但仍叫滿一桌食物,談了不着邊際的許多事,到第二天想起仍然覺得是很快樂的時光。大家吃到一半心中都想要不要去唱K,星期一啊,結果還真的去了,在寂靜的街道上談blissful moments, 我選了在山上吃童年早餐的周末,簡單的快樂最快樂。很多相想在這裏分享,但都是海邊早餐、狗兒擁抱的,看來沒有新意,但總覺得持之以恆地生活常比找新意更難。
周末一直在畫畫,畫好了如常要改,仍要做的事太多了 - 沒有心機做不是一個籍口吧。近日很忙,忙住生活也忙工作,沒有時間想無聊事,現在吃好飯有時間想,想念劍橋的寧靜,想念決定離開圖書館去吃羊腩煲喝咖啡的每一個下午,想念小青豆和小青檸醫生於東倫敦的日夜,春日晨光中的咖啡煙霧、後街大窗內的神秘聚會。
覺得平凡有條的生活加上突然起伏的事故好像一首樂章; 若果是一首練習曲,第五周大概不是第五個bar, 最多不過是頭幾個音。古墓派的小青豆在練功內修外還會每天收集一大堆數據,收回來的數字大都正常,除了下午四時這一節,漂亮聰明的丘師夫和我暫時仍未找到原因,(我想的) 唯一合理說法是 - 可能那是一天中心情最差的時間。
To live is the rarest thing in the world. Most people exist, that is all. - Oscar Wilde
I have my pace and way of living and I'm not looking for something. - Cy Twombly

Thursday, July 10, 2014

五時

自小未有用鬧鐘,孩子時已天然醒,習慣七時零四分起床,就會每天都同一時間同一分鐘醒來。近日是四時五十七分,最初早起的日子總會躺着,雖然喜歡早上,但又覺得太早了,怕餘下一天會因此很累。但由於練功生活清簡睡得早起得早動得多,今天到了Week 5 Day 1, 每天聽着每個(通常會有五個或以上)朋友埋怨睏倦時,我已不再有這問題。早上六時前的世界是獨特而親昵的,不用小心翼翼打開窗簾,因為沒有令人生厭的刺眼強光;漆黑寂靜的碼頭有三盞黃燈,倒映一直延伸至海裏,看來柔和寂寞但又充滿力量﹣坐在遠方家中窗台上仍能清晰地看見它的藹光,街燈和倒映讓我想起巴黎入夜後的街角;而清晨五時的地下總是濕濡濡的,讓彎彎山路看來更滑溜溜。不用二十分鐘,天空已從黑轉深藍,深海仍然一片午夜藍、微風吹掉羽絨被般的低掛雲身上那層灰塵,露出底下一片沉藍,對岸周公島一串閃耀項練點綴着青山藍嶺。半小時後海上慢慢飄過一盞一盞小燈,是漁船出海了。香港昔日已是漁港,大概數千年來都如此。
早上,是一個令人心情安穩而溫柔秘密的世界﹣是一個人的magic hour, 寫到這裏,天空又調亮了一點,西邊山丘不再漆黑,樹木小房高樓各自在清藍的天空下穿上自己的深藍外衣,而周公島山腰那一串小眼睛依然每秒閃動,它們總像一群跳躍舞動不停的小星星精靈。昨天讀完了 The Housekeeper and the Professor, 書中文字意境亦如早上五時的世界。
讀過一篇研究指﹣每晚嘗試比平日早一小時睡,心情便能好一點。大概因為剛醒來還有一天的事情讓人期待、未做完的工作有一整天去完成、未遇上被無理取鬧的時刻、未碰到令人挫折的客人... 所以早上總是美好而充滿希望的。
聖誕節時送了The Daily Rituals 給白爪魚,自己也很喜歡這本寫名人日常生活的書,窺探161個天才生活以外如何規劃時間,創作不懈。發現他們大多不能多睡、喜歡超早起床、喝酒和每天散步。村上春樹、莫札特或卡夫卡等的作品都在早晨或散步間煉成。
通常從偵探社下班後,貓小姐會做freelance 工作,一年到晚就算沒有大習作都會有些小事項進行中,但很不適的日子竟然連一份都沒有,散掉我很多推辭掙扎的煩惱。不過,今周剛接了兩個新習作,都很喜歡,一個關於香港舊區、另一個是設計老人及殘障人士的復康小巴車身。每次要畫畫或讀到一本好書時,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
早上還未有煙霞,坐在窗台上看得見南丫島上的小村,又看到整條青馬大橋,每一條線都清晰,是六時後起床享受不到的恩典。周公島的小精靈被晨光淹沒了,我也得趕緊煮早餐、準備午餐晚餐飯盒,洗澡,小跑和看狗兒,古墓派的青豆當然不小得要練功 ﹣第五周,希望一切順利。
good morning

Friday, July 4, 2014

農夫

近日於偵探社專門做案發場景重組 - 重鋪三十年代地磚、量度適當花邊線等,由於不用閱讀書寫,所以能一邊聽收音機或TED talks一邊工作。 總覺得需要動力或正能量時,聽一個二十分鐘的TED talk 就足夠,不過我一聽就聽了數十個。由哲學角度解讀人生抉擇到醫療制度失誤及補救都有。昨天聽了兩個 'What is wrong with what we eat?'專題中的演講,都是中學學過的東西,但依然震憾,尤其練功生活中 (練功講求內外齊修),更感受到身邊食物和人們飲食習慣的荒繆。Jamie Oliver 主講,Teach every child about food 的環節中訪問了些普通英國小學生,吃慣高度加工食品和快餐的小孩子竟然把馬鈴薯、洋葸、西蘭花等全部認錯或認不出來。而 Mark Bittman: What's wrong with what we eat 更深入地分析荒繆情況背後因由-「全球每天消耗十萬罐/樽可樂 - 不是因為我們身體需要,而是慾望驅使我們吃得更多。」先進國家現代人不斷吃喝不單不能防止疾病產生,反而引致更多疾病。無論是動物或零食都被過份推銷,形成人類對食物產生不自然需求,我們並非天生渴望吃熊仔餅或彩虹糖的。
說到過去一百年飲食文化發展史部份也很有趣,雖然都是common sense - 你知道一百年前是怎樣的嗎? 當時所有人都是 locavore (吃本地食品)「連紐約也有畜豬場在附近,把食物運到全世界各地是簡直天方夜譚的事。每個家庭都有一位廚師,通常都是媽媽,而那些媽媽會買和準備食物,浪漫如我們對歐洲的幻想。人造奶油並不存在,而人造奶油剛發明時,有數個州還要通過法律規範它必須染成粉紅色,讓人能夠分辨出它是人造而非天然的。那時沒有零食小吃。直至二十年、Birdseye的出現才有冷凍食物,那是沒有餐廳連鎖店的年代,只有由本地人經營的鄰居小店,沒有人會想開分店,民族食品更是聞所未聞,除非你是該種族的人。當時沒有食物理論,只有食,沒有市場行銷,亦沒有全國品牌,維他命還未發明亦沒有醫療索賠,至少沒有聯邦政府認可那種。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 ﹣都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都只是食物。幾乎所有食物都不會含多過一種的原料(現在營養標籤上那些),因為它們本身即為一種原料。(粟米就是粟米,雞就是一隻雞) 玉米片還沒發明,Pop-Tart 、Pringle 薯片、熱浪都沒有,金魚是在池裏游泳的(沒有金魚餅乾),樹熊在樹上吃樹葉(沒有熊仔餅),動物都在野外(而非快樂動物餅盒內)。很難相信吧。每一個人都食本地食物。在紐約,橘子是常見的聖誕禮物,因為它們從佛羅里達州遠道而來。自從三十年代,道路系統不斷擴展,鐵路取代貨車,新鮮食品往來頻繁,橘子在紐約變得普遍,南部和西部地區變成農業中心。在其他地方,村鎮取代農田,它的影響很深遠,隨處可見的家庭式農場末落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為幾乎所有社區都在末落。到最後,加州生產的食物過剩,於是市場必須把食物裝成罐頭和冷藏,從而更加方便運輸,它們被售賣給支持女權主義的家庭主婦來減少家務,亦被用在所有街上食店或快餐店。」
由於農業補貼、 農產業與議會的合作,黃豆、玉米和牛隻成為王者,連雞隻也很快加入其中。就在這段時期,飲食規定和地球破壞開始了,我們卻直到現在才意識到這事實。就在1950年至2000年間,世界人口增長了一倍,而肉類的消耗量卻增加五倍! 因此我們發明了快餐,「成功地」解決剩食問題。在家煮食仍然普遍,但品質下降了,少了那些自家製的麵包、甜點和湯,因為它們全可在店舖裡買到,不是因為品質較好,而是因為由這裏行去火車站間,只有這些選擇。
大型生產商由政府機構支持,變相令人犧牲了食用更健康和天然食物的選擇。就算聯邦政府用心嘗試規範飲食問題卻依然失敗,「政府不是被農產業傀儡以票數擊敗就是本身是農產業的傀儡」,所以,當美國食品安全管理局終於承認,是植物而不是動物能令人類更健康,他們用上一個過於簡化的食物金字塔來鼓勵人們每天吃五份水果蔬菜以及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但沒有告訴人某些碳水化合物比較好,亦未指出植物和全穀類食物應取代垃圾食物,那是業界遊說者不會容許發生的事。發明食物金字塔的人,有一半與農產業有關聯。因此,與其以植物取代動物,他們簡單地把人的食量變大。
說到這裏,不難看見食物問題不止是個人健康的問題,而是跟政治、(人類)文化、教育、消費主義、土地使用等適適相關的。
想起在香港耕種的朋友,包括某些家人,和片片將要建成大廈的土地。近日也在寫新界耕種史。稻米耕種於新界區的歷史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新安縣志(1688)及駱克報告 (1898) 均記載稻米田為新界的主要農作物。直至二次界大戰結束前,香港仍有八成農地為稻田,當中主要為水稻田,但亦有沿海耕種的和於山上耕種的旱稻。稻米耕作於五十至六十年代漸漸式微。從外地入口相對平價的白米,使本地農作物變得無利可圖,逼使農民放棄生計到市區或外地謀生。這本九零年由區域市政局出版的書寫道「今日漫遊新界,只見到菜農或花農在耕地上工作; 而昔日的稻田,野草叢生,難以辨認,年青的一代又怎能聯想到往昔一片金黃的稻穀世界呢!其實今天的香港仍有。世界價值在變,這城裏很多人卻好像仍然未覺醒。
又想起在日本的日子,一直在一兒童書畫家和作者的博物館打雜 - 掃地做飯執果子等,雖然辛苦,但那魔幻社群卻是 truly inspiring 的。藝術家先生已經七十四歲,從東京最有名的藝術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東京東邊山丘上居住(就是日本媽媽現在住處),他在田園裏養羊放雞(而日本媽媽現在仍在家裏養山羊!),自己耕種並成為全職畫家。後來,他搬往伊豆那間魔幻木屋,開始利用大自然材料做藝術品,竹枝、果子、浮木等。他那小溪旁的木屋,除了有引入屋的天然温泉水,晚上還有螢火蟲穿梭於高聳入雲的樹間。
若食物問題是結構、制度的問題,或者我們能靠自己雙手,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從少處慢慢做起),食真的食物 - 這不會令你減少對食物的享受,反而能吃得健康,吃得更好,並繼續尋找喜歡的食材,instagram/facebook/blog post有關喜歡的佳餚和它的小故事。這不但能減少食垃圾,亦能減少碳排放,認識自己的土地。家中的青檸、無花果和苦瓜都結果了,每天都在九層塔和薄荷葉間吃早餐。
關心食物和耕種,不是因為想長命百歲,只是覺得一些商家明明知道吃快餐或精製食物的後果,依然繼續生產推銷,政府又從旁助長,是一件近乎犯罪的事。
"For every book you buy, you should buy the time to read it." — Karl Lagerf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