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電影蘇絲黃的世界中有一幕拍到香港仔避風塘,塘裹大小漁船延綿數里,老人撐着竹篙,孩子在水邊等雪糕艇經過。避風塘就如農同學的中學地理老師所形容:「是一個避風,的塘...」,但其實昔日也是一個小社區,居於水上的人同樣需要各式各樣商品服務,因而衍生了多樣化的商業活動。據在避風塘長大的老人說,戰後油麻地避風塘率先開始有人用小艇,載汽水、香煙、生果等物品,在住家艇附近飄浮叫賣。油麻地的住家艇一艘艘排列成行,形成一條條海上街道,有水上上海街之稱。蘇絲黃的世界中拍到一些排滿白底青花碗碟的水上船店,也有運豬的、賣唱的、賣雪糕的、賣粥粉面奶茶糖水的什麼都有。第一次看見已經覺得很嚮往,簡直覺得自己應該去開家水上店(啊,其實在劍橋時已常常想。)
記得有一個冬天晚上看見一楨避風塘賣艇粉的相,老一輩人看過相片後均沉醉在回憶裹搜索,彷彿要趕緊把家中那片已封塵的回憶拼圖拿出來分享,一人一句把失落的故事修復眼前:「船上綠色木箱入面好似仲有叉燒同紅腸,賣粥兼賣燒味/油炸鬼, 牛脷酥, 咸粘餅」「呢個阿叔係賣叉燒麵或河粉, 好好味, 細個都有食, 依家食唔度呢種味」「係賣艇粉呀, 仲有一隻專賣粉紅色雪糕架, 另一隻大啲的嘩啦咁啦就賣日用品食物架, 仲有淡水艇賣淡水俾住家艇入水桶 我細個時去阿嫲隻船時成日睇住有無雪糕艇經過, 要阿爸買雪糕俾我食」聽着覺得十分之浪漫,尤其在那寒冷的晚上,想像若果能夠時光倒流在海邊吃一碗冒煙的艇仔粉一定很完美。
怎料過了兩個月,不用時光倒流已經能吃艇仔粉,還附送古法避風塘炒蟹、炒蜆、粥、青菜、鮑魚、蛋糕、啤酒、笑話、手造禮物和花火!簡直是不得了。婷婷、青色農夫、白爪魚和噴火貓即是我在復活節前一夜丟掉手上工作從金鐘出發,撐艇嬸嬸已在平靜海旁等待我們上艇,天空很清徹,圓圓滿月掛在維多利亞港數百萬夥明燈上仍不失色,婷婷和我太興奮,沒有細心留意四周,但其實那裹應該是很寂靜美好的,又看得見中環到天后和九龍的風景。船家嬸嬸從廚房艇撐來一味味海鮮,而我們則在談怪事談得拍抬和大叫,好像很久沒有聽這麼多搞笑的事。橘黃色的小燈在水裏搖晃着,有笑不完的事、四天周末、花火、小船和喜歡的人們,是最愉快的晚上,而且坐在船上已經覺得約會未完便掛念。船家嬸嬸看見我們拿着炒蟹走到船頭拍照時用很緊張深刻而婉轉的方式警告我們說:「你一個人食唔晒㗎。」意思即其他三人掉進水裏的話,一個人不能把整碟蟹吃完 ﹣究意她認為誰會跌落水呢﹖
月映林塘淡,風含笑語涼。俯窺憐綠淨,小立佇幽香。攜幼尋新的,扶衰坐野航。延緣久未已,歲晚惜流光。- 王安石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